
2014年武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
武威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武威调查队
(2015年3月27日)
2014年,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,市委、市政府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,努力克服宏观经济环境趋紧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困难,全面落实稳增长、促改革、调结构、惠民生、防风险各项措施,深入实施工业强市、城乡融合和生态立市战略,主动作为、自加压力,改革创新、真抓实干,全力推动科学发展、转型跨越、富民强市,全市呈现出经济较快增长、结构优化升级、改革有序推进、人民生活改善、社会事业发展、生态环境好转、社会大局稳定的良好局面。
一、综合
经济增长: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05.97亿元,按可比价计算,比上年增长9.1%。其中:第一产业增加值94.7亿元,增长6%;第二产业增加值172.89亿元,增长11.3%;第三产业增加值138.37亿元,增长8.3%。
按常住人口计算,人均生产总值22385元,比上年增长12.25%。三次产业结构由2013年的23.4:43.6:33调整为23.3:42.6:34.1,第一、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下降0.1、1个百分点,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.1个百分点,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。
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亿元,增长25.02%。
就业: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.88万人,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.31万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.3%以内。
物价: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.6%;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.7%。
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
单位:%
指 标 |
2014年 |
比上年涨跌幅度 |
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(CPI) |
101.6 |
1.6 |
食品类 |
101.2 |
1.2 |
烟酒及用品 |
100.0 |
- |
衣着类 |
103.4 |
3.4 |
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|
100.0 |
- |
医疗保健 |
101.4 |
1.4 |
交通和通讯 |
100.0 |
- |
娱乐文教服务 |
105.1 |
5.1 |
居住 |
100.2 |
0.2 |
商品零售价格指数(RPI) |
100.7 |
0.7 |
二、农业
|
|
|
|
粮食产量105.5万吨,增长2.4%。其中:夏粮产量14.2万吨,下降0.3%;秋粮产量91.3万吨,增长2.8%。
新建设施农牧业19.2万亩,累计达78.67万亩;发展特色林果业33.04万亩,累计达121.23万亩。
201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
产品名称 |
单 位 |
产 量 |
比上年增长(%) |
粮 食 |
万吨 |
105.5 |
2.4 |
油 料 |
万吨 |
11.7 |
10.5 |
棉 花 |
万吨 |
1.2 |
-25.2 |
水 果 |
万吨 |
18.4 |
11.1 |
蔬 菜 |
万吨 |
227.3 |
4.63 |
瓜 类 |
万吨 |
25.97 |
-12.6 |
药 材 |
万吨 |
5.6 |
-2.8 |
新建规模养殖场(小区)358个,累计达到2865个;新发展规模养殖户1.22万户,累计达到12.64万户。申报创建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9家。实现畜牧业增加值32.49亿元,增长5.74%,占农业增加值的34.3%。全年肉类总产量达14.25万吨,增长5.28%。
指标名称 |
单 位 |
产 量 |
比上年增长(%) |
大牲畜年末存栏 |
万头 |
63.95 |
3.59 |
牛存栏 |
万头 |
58.44 |
4.94 |
生猪存栏 |
万头 |
111.08 |
1.61 |
羊存栏 |
万只 |
343.73 |
10.07 |
牛出栏 |
万头 |
22.35 |
5.02 |
生猪出栏 |
万头 |
125.91 |
3.89 |
羊出栏 |
万只 |
175.16 |
9.8 |
肉类产量 |
万吨 |
14.25 |
5.28 |
奶产量 |
万吨 |
1.44 |
9.1 |
鲜蛋产量 |
万吨 |
1.43 |
4.4 |
2014年主要畜产品产量
年末机械总动力399.9万千瓦,比上年增长2.3%;大中型、小型拖拉机15.69万台, 比上年增长1.29%;农用运输车12.33万台,增长0.3%。
三、工业、建筑业
工业: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19.72亿元,按可比价计算,比
|
|
|
|
|
|
|
|
规模以上工业中,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4.4%;集体企业下降3.1%,股份制企业增长12%,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.2%,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下降3.2%。
轻工业完成增加值48.65亿元,增长9.5%;重工业完成增加值48.4亿元,增长12.1%。
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10.6%;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8.6%;酒、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10.4%;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0.8%;食品制造业增长7.1%;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74.5%;纺织业增长10.1%;医药制造业增长10.3%。
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02.37%,比上年提高4.91个百分点;实现利润总额4.48亿元,同比下降5.6%;实现销售产值437.23亿元,增长17.1%;产品销售率达90.35%。
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
产品名称 |
单 位 |
产 量 |
比上年增长(%) |
白酒(折65度) |
千升 |
3942 |
1.07 |
葡萄酒 |
千升 |
6764.56 |
107.69 |
啤酒 |
千升 |
129907 |
20.98 |
原煤 |
万吨 |
441.33 |
10.9 |
发电量 |
万千瓦时 |
92958.88 |
14.92 |
碳化钙 |
万吨 |
33.75 |
146.52 |
饲料 |
万吨 |
71.91 |
0.28 |
小麦粉 |
万吨 |
68.61 |
-16.11 |
水泥 |
万吨 |
238.73 |
-8.16 |
焦炭 |
万吨 |
115.99 |
140.37 |
石墨及碳素制品 |
万吨 |
18.04 |
17.28 |
铁合金 |
万吨 |
4.6 |
-3.84 |
机制纸 |
万吨 |
0.91 |
-25.72 |
建筑业: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53.17亿元,增长11.6%。
四、固定资产投资、招商引资
固定资产投资:全市实施500万元及以上在建项目953项,比2013年减少65项,计划总投资1433亿元,比去年同期增加5亿元。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11项,比2013年增加34项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36.2亿元,增长22.11%。
|
|
|
|
500万元及以上项目中:第一产业在建项目86项,完成投资50.09亿元,增长108.35%;第二产业在建项目437项,完成投资377亿元,增长14.29%;第三产业在建项目430项,完成投资215.19亿元,增长33.84%。
工业固定资产投资:全市工业在建项目374项,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38.84亿元,增长29.46%。其中,采矿业完成投资20.2亿元,下降18.35%;制造业完成投资148.28亿元,增长8.03%;电力、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170.36亿元,增长70.79%。
房地产开发投资: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4.09亿元,下降21.75%。其中,住宅投资15.64亿元,下降38.26%。房屋施工面积182.36万平方米,增长16.97%;房屋竣工面积26.08万平方米,增长51.8%。商品房销售面积20.99万平方米,下降32.34%。
2014年全市500万元及以上项目分行业投资额
|
||
行 业 |
投资额(万元) |
比上年增长(%) |
农、林、牧、渔业 |
500936 |
108.35 |
采矿业 |
201985 |
-18.35 |
制造业 |
1482767 |
8.03 |
电力、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|
1703641 |
70.79 |
建筑业 |
381590 |
-43.97 |
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 |
538367 |
36.21 |
水利、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|
158358 |
144.56 |
教育 |
47796 |
-47.18 |
卫生和社会工作 |
87231 |
134.87 |
文化、体育和娱乐业 |
7179 |
-80.37 |
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|
272957 |
17.1 |
其他 |
1039964 |
38.56 |
招商引资:全年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473项,实施招商引资项目760项,落实到位资金810亿元,比上年增长37%。
五、交通、邮电和旅游
全年交通运输、仓储、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4.83亿元,比上年增长11.4%。
交通运输:全年完成公路运输周转量101.64亿吨公里,增长22.2%。其中,客运量4891.5万人,增长3.4%,客运周转量343332.4万人公里,增长12.3%;货运量3914.94万吨,增长42%,货运周转量982068.76万吨公里,增长22.6%。
邮电通信:全年邮电业务总量达到12.34亿元,增长11.78%。其中:邮政业务总收入0.68亿元,增长2.53%;电信业务总量达11.66亿元,增长12.05%。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7.98万户,比上年减少1.95万户;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28.75万户,新增8.02万户;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14.63万户,增加2.37万户。
旅游: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31.2万人次,比上年增长23.6%,实现旅游总收入31.75亿元,增长27.35%。
六、国内外贸易
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.7亿元,增长12.7%,其中,城镇实现零售额88亿元,增长13.4%;乡村实现零售额43.7亿元,增长11.2%。
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额218.86亿元,增长18.84%,其中,批发业销售额97.37亿元,增长11.4%;零售业销售额121.49亿元,增长26.59%。住宿和餐饮业实现营业额40.95亿元,增长20.08%,其中,住宿业营业额5.33亿元,增长15.34%,餐饮业营业额35.62亿元,增长20.82%。
|
|
|
|
外贸:甘肃首个海关特殊监管区—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当年获批、当年建成运营,甘肃首列中欧国际货运班列“天马号”顺利开通。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968万美元,增长69.5%,其中:进口755万美元,增长326%;出口3213万美元,增长48.5%。
七、财政、金融、证券和保险
财政:全年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36.68亿元,增长15.85%;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.18亿元,增长20.87%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:国税部门完成2.06亿元,增长12.82%;地税部门完成11.62亿元,增长23.72%;财政部门完成8.5亿元,增长19.18%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:税收收入13.2亿元,增长22.36%;非税收
|
|
|
|
金融:全年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704.58亿元,增长16.4%;各项贷款余额527.95亿元,增长32.26%。年末余额存贷比为74.93%。继续扩大惠农贷款规模和覆盖面,发放“双业”贷款5.85万户、76.9亿元,累计达9.58万户、128.53亿元;“双联”贷款1.82万户、14.45亿元,累计达3.65万户、27.17亿元。
证券:全年股票交易额达到97.6亿元,增长50.5%。
保险:全市保险系统实现保费收入13.19亿元,增长25.26%。其中,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4.34亿元,增长29.16%;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8.85亿元,增长23.43%。累计赔付支出及满期年金给付3.2亿元,增长9.5%。其中,财产险公司支付赔款1.58亿元,增长3.3%;人身险公司死伤医疗给付0.36亿元,增长20%;人身险公司满期年金给付1.26亿元,增长14.5%。
八、科学、教育
科技:全年组织实施科技项目114项,其中国家级12项,省级30项,市级72项;组织鉴定各类科技成果70项;获得省部级奖励1项。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.9%,比上年提高0.5个百分点。
教育:年末共有各类学校和幼儿园1049所,减少49所,在校(园)学生(幼儿)303839人,减少8322人。其中:高职院校4所,在校学生17956人,增加1253人;中等职业学校18所,在校学生16245人,减少1013人;普通高中23所,在校学生53307人,减少1493人;初级中学116所,减少3所,在校学生65947人,减少3685人;特殊教育学校2所;小学661所(教学点102个,完小559所),减少72所,在校学生106260人,减少5345人;幼儿园224所,增加28所,在园幼儿43983人,增加1939人。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、巩固率、毕业率均达100%;初中入学率99.9%、巩固率99.97%、毕业率99.97%;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比率为91.2%(其中,升入普通高中比率67.16%,升入中等职业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比率24.05%)。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.2%。
九、文化、卫生和体育
文化:2014年,全市有艺术表演机构2个,文物保护机构13个,乡镇文化站93个,图书馆4个。有广播电视台4个,广播人口覆盖率为99.55%,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9.69%。
卫生:年末全市有乡镇以上医疗卫生计生机构2140个,床位8874张,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床位5420张;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2614人,其中临床执业(助理)医师5473人;每千人拥有医师3.02人,每千人拥有床位4.89张。全年乙、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人数7843例,报告死亡5人;报告传染病发病率429.86/10万,死亡率0.27/10万。
体育:全年在省级以上体育比赛中,荣获奖牌68枚,其中金牌20枚,银牌30枚,铜牌18枚。
十、人口、人民生活、社会保障和救助、扶贫开发
人口: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181.36万人,比上年增加0.34万人,人口自增率为5.33‰。其中,城镇人口61.68万人,乡村人口119.68万人,城镇化率达34.01%,提高1.67个百分点。
2014年年末常住人口及构成 |
||
单位:万人 |
||
指 标 |
年末数 |
比重(%) |
全市常住人口 |
181.36 |
100 |
其中:城镇 |
61.68 |
34.01 |
乡村 |
119.68 |
65.99 |
其中:男性 |
93.26 |
51.42 |
女性 |
88.1 |
48.58 |
其中:0-14岁 |
29.24 |
16.12 |
15-64岁 |
138.06 |
76.13 |
65周岁及以上 |
14.06 |
7.75 |
人民生活: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036元,较上年增加1668元,增长9.6%;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162元,增长15%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7834元,较上年增加871元,增长12.5%;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077元,增长12.4%。
新农宅和城镇保障性住房:全年新建续建新农宅示范点69个,建成新农宅2.65万户,改造农村危房2.28万户;新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4.3万套,基本建成2.75套,实施棚户区改造1840户。
社会保障:年末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28428人;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75965人;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78066人,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876156人;参加失业保险统筹人员64761人,收缴失业保险费4695.06万元,领取失业金人数1888人,累计失业保险金支出1565.74万元。年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42.96万人,参保率达98.7%,比上年下降0.34个百分点。
社会救助:城镇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的人数达4.82万人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的人数达20.38万人,农村五保供养1.041万人。年末全市有福利院5所,在院人数1069人,民办养老机构3所,拥有床位275张。农村老年福利机构191个,全市各类养老机构拥有床位数6300张,在院人数5447人。
扶贫开发:全年实施扶贫项目8大类118项,落实扶贫专项资金1.266亿元,同比增加2039万元,增长19%。全力实施“下山入川”工程,新建天祝南阳山片松山滩、古浪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圆梦新村等移民安置点13个,完成“下山入川”移民2.27万人,近四年累计达6.47万人。当年预计减贫12.65万人。
十一、资源、环境和安全生产
全年水资源总量14.94亿立方米,年末全市7座水库蓄水总量0.911亿立方米,比上年末增长30.9%。全年用水总量15.82亿立方米,其中:生活用水0.8亿立方米,工业用水1.37亿立方米,农业用水11.37亿立方米,生态用水2.26亿立方米。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389.68立方米,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14.41立方米。人均用水量872立方米。
全年完成造林面积63.17万亩,其中,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面积0.83万亩。森林覆盖率达到19.32%。
年末全市达到地表水III类功能区标准断面的比例为100%。
全市有环境监测站5个,环境监察机构5个,环境监测人员51人,环境监察人员74人。全市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9天。
年末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3.34万立方米,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8%。城市集中供热面积769万平方米,增长6.95%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9%。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22.89%。
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共死亡62人,比上年下降18.42%。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.15人,比上年下降16.67%。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2.99人,比上年下降30.3%。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0人,与上年持平。
2014年境内共发生ML3.0级以上地震10次。
备 注:
1.公报中数据为初步核定数,正式数据以《武威统计年鉴-2015》为准,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原因,存在分项与合计不等的情况。
2.公报中生产总值、工业增加值、农业增加值绝对量均按现行价计算,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。
3.文化产业增加值为年快报数据。
4.城市污水处理、集中供热面积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、建成区绿地率等指标口径为市辖区数据。
5.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为省统计局修订前口径数据。
6.公报中就业、社保方面数据取自市人社局;设施农牧业数据取自市农牧局;农机数据取自市农机局;城市建设方面数据取自市建设局;新农村建设及扶贫开发方面数据取自市委农办;招商引资数据取自市招商局;交通运输方面数据取自市运管局;邮电方面数据取自市工信委;外贸出口数据取自市商务局;旅游方面数据取自市旅游局;财政数据取自市财政局;金融、证券、保险数据取自市金融办;新农宅和城镇保障性住房方面数据分别取自市委农办和市建设局;科技方面数据取自市科技局;教育方面数据取自市教育局;文化广电数据取自市文广局;卫生方面数据取自市卫生局;水资源方面数据取自市水务局;造林方面数据取自市林业局;环境方面数据取自市环保局;社会救助方面数据取自市民政局;安全生产方面数据取自市安监局;地震方面数据取自市地震局。